English

中国人有了自己的诊断标准

1999-04-08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韩文欣 我有话说

骨质疏松被列为21世纪的三大疾病之一,然而,由于中国的医院一直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使骨质疏松的漏诊率高达40%左右。日前,北京友谊医院的唐海、任素梅两位大夫提出了适合中国人体质的新诊断标准,使漏诊率降低到了16%。

人从35岁开始骨密度逐步下降,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不可避免地可能会出现骨质疏松。骨折是骨质疏松引起的最大的并发症,并引发卧床综合症,肺炎、肾炎、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疾病即随之而来。据统计,骨质疏松的发病率目前已经远远超过肿瘤,与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一起被列为21世纪三大疾病。

目前国内所常用的诊断标准,是世界卫生组织在1993年提出的,但这种标准主要适合白种妇女,如果对中国人使用这一标准,一些轻微的骨质疏松症状会难以被诊断出来,许多人也许要到80岁以后才会被诊断为骨质疏松。唐海他们当初正是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了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所存在的问题,于是经过对3万多例数据的统计研究,提出了针对中国人自己的新的诊断标准,因此可以帮助中老年人预防或减缓骨质疏松,减少了发生骨折的可能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